曾彦修:政治道德的典范(邵燕祥)
非常之时乃见非常之人,非常之人乃有非常之举。曾彦修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自上而下的反右派斗争中,身为所在单位一把手,又兼“反右五人领导小组”负责人,不肯违心伤及无辜,又为避免领导班子整体陷入“反党集团”的险境,挺身而出,自报“右派”,并说服其他领导成员,即此
非常之时乃见非常之人,非常之人乃有非常之举。曾彦修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自上而下的反右派斗争中,身为所在单位一把手,又兼“反右五人领导小组”负责人,不肯违心伤及无辜,又为避免领导班子整体陷入“反党集团”的险境,挺身而出,自报“右派”,并说服其他领导成员,即此
1949年10月23日,在刚刚解放的南国重镇广州,《南方日报》的创刊号也承载着时代赋予的使命,破土而出。这份油墨飘香的报纸,不仅是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机关报,更是新中国在华南地区确立舆论阵地的开端,记录着解放的喜悦,擘画着建设的蓝图。
农村人穷,老汉用旱烟袋抽,年轻人用报纸和碎烟叶卷着喇叭筒抽;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的,抽一毛七分钱一包的公字牌香烟和两毛钱一包的梅花牌香烟;县城的干部抽两毛五一盒的许昌牌和三毛钱一盒的卫星牌烟。那时大前门香烟五毛钱一盒,属于高档物品,一般干部,甚至包括县委书记和县